1、为了防止下雨,水灌入窑洞,在地坑院中间挖有供存渗雨水的渗井,地坑院四周都砌有拦马墙和青砖房檐。拦马墙的另一个作用是防止儿童掉入地坑院。
2、为防渗水,窑顶还要在雨天后碾压平整。即使遇到山洪,由于平面三面都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一般不会殃及地坑院。
地坑院形成的原因1、地理原因:
陕县三大塬区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米~150米。黄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形成,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少数地带黄土层里夹杂有很薄的料礓石,是介于典型褐土和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即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此外,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润"这种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气候原因:
豫西地区是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燥,四季分明。陕县的三大塬区均自山体向下自然延伸,坡势平缓,区域广大。这里十年九旱,降雨最偏少,年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很少有大暴雨发生。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上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一年四季温差较大,更能体现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
地坑院排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首先,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地坑院自身的地理环境和建筑特点。地坑院是建在山谷中的,周围环境湿润,地势起伏较大,这为排水系统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地势高低,确定地势较低的地方作为排水排污的出口,同时保证出口的位置不会破坏院区的整体布局和观赏价值。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传统的排水方法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来解决排水问题。利用地势高低的差异,我们可以建设一条主排水渠道,将院内的雨水和污水引导到较低处处理。在主排水渠道上设置出口,将废水引导出院,然后进行合理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在渠道的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下沉式排水渠,将排水系统隐藏在地下,不仅不会破坏院区风貌,还能有效解决院内积水的问题。
在排水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加强维护和管理。地坑院是一座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排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至关重要。我们可以聘请专业的水利工程师和保护文物专家对排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总之,解决陕州地坑院的排水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传统文化保护和现代科技的应用。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设计,我们可以充分保护地坑院的独特风貌和文化价值,使其在面临排水问题时依旧焕发魅力。